趙聲良、于洲、王志鷗與主持人李小萌對話。人民網記者 翁奇羽攝
“中華文化是一座寶庫,等待我們深入挖掘?!?/p>
“要善于運用現代科技的力量,講好中國故事?!?/p>
……
在文藝工作座談會召開十周年之際,“為人民抒懷、為時代放歌——新時代文藝創(chuàng)作大家談”在人民網舉行。在對話環(huán)節(jié),敦煌研究院黨委書記趙聲良、《長安三萬里》監(jiān)制于洲、北京冬奧會開幕式視效總監(jiān)王志鷗圍繞“文藝與科技雙向賦能,如何融出更多新意”這一主題,分享了各自的創(chuàng)作理念與實踐經驗。
傳統(tǒng)文化:創(chuàng)意的不竭源泉
近年來,一系列根植于中華優(yōu)秀傳統(tǒng)文化、融入現代元素的文藝作品脫穎而出,出新出圈。其中,動畫電影《長安三萬里》以巧妙視角喚醒觀眾心中的詩意情懷,在全國掀起一場“詩詞熱”。
在于洲看來,正是中華文化深厚的歷史積淀,給了創(chuàng)作者無限靈感,使他們的作品能夠跨越時空,觸動人心。“綿延不絕、輝煌燦爛的中華文明為中國動畫提供了豐富的創(chuàng)作素材,而動畫這一藝術形式又為中華優(yōu)秀傳統(tǒng)文化的時代表達開辟新的可能。”他說。
同樣,在2022年北京冬奧會開幕式上,“一朵雪花的故事”、《立春》節(jié)目、《冰雪五環(huán)》環(huán)節(jié)等“名場面”,展現了令人難忘的“中國式浪漫”。王志鷗表示,每一個創(chuàng)意都深深扎根于中華文明的沃土之中?!拔覀儾粩鄰牟┐缶畹闹腥A文化中汲取靈感,尋找屬于中國人自己的獨特表達方式。經過三年多的不懈探索與精心打磨,最終呈現了空靈、浪漫且充滿自信的中式美學。”
此外,敦煌石窟藝術以其豐富多元的文化內涵,吸引了眾多文藝工作者熱烈的目光。“敦煌壁畫中不僅涵蓋了音樂、舞蹈、飛天等多樣化內容,還記錄了許多珍貴的佛經故事、歷史故事。”趙聲良表示,許多人愈發(fā)認識到敦煌藝術富有極強的生命力,在當今仍然是取之不盡、用之不竭的源泉。
科技助力:藝術的全新表達
隨著科技發(fā)展日新月異,現代技術為藝術創(chuàng)作帶來了更多可能性。
數字技術的應用和提升,不僅令動畫電影的視聽呈現更趨流暢,同時也為觀眾帶來更強烈的沉浸感。以《長安三萬里》為例,于洲介紹了為何要特別設計“將進酒”這一片段:“我們希望通過數字技術使得現實與幻想能夠來回切換,讓觀眾更好體會到李白在這首詩中表現出的狂放和浪漫。這個片段雖然只持續(xù)了三分多鐘,但耗費了團隊近兩年時間打磨而成。”
在敦煌石窟保護與利用方面,數字技術已被廣泛應用于壁畫修復、虛擬展示等多個環(huán)節(jié)。趙聲良表示,我們越來越認識到數字化在文物保護、研究、傳播方面的重大意義,要盡快把壁畫全部記錄下來?!安粌H僅是莫高窟,未來要將包括麥積山石窟、榆林窟、西千佛在內的六處石窟全部做成數字化,不斷把敦煌故事傳播到國內國外,讓更多人了解敦煌藝術?!?/p>
近年來,數字科技還成為推動文旅產業(yè)高質量發(fā)展的重要力量?;顒蝇F場,王志鷗介紹了近期在貴州省貴陽市打造的“紅飄帶”長征數字科技藝術館,該項目采用了全息影像、多維度機械舞臺及多種最新數字技術,力求給參觀者帶來深刻的沉浸式體驗?!跋Mㄟ^‘文化+科技’的方式,把我們的作品更加生動地展現在祖國大地上?!蓖踔菌t說。
嘉賓紛紛表示,未來,希望不斷將深厚的文化底蘊與前沿的技術力量相結合,創(chuàng)作出更多既有溫度又有深度的作品,更好講述中國故事,傳遞東方智慧。